中医调理胃胀

作者:经络通 发布于:2012-9-26 17:47 Wednesday

  感觉胃部胀满难受,痞塞满闷,而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是一种最常见的脾胃病证。中医调理胃胀时,认为其发生与时令气候变化有关。张仲景认为病机是正虚邪陷,中焦气机失调。金元时期,李东垣倡导脾胃内伤说,所论脾胃的致病原因,如饮食不节,劳役过度,喜怒忧恐都与本病有关。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养生中心中经堂专家指出,初发胃胀以邪滞为主,多因湿热蕴郁,食滞气郁,痰湿中阻,肝郁犯胃等,属实证。久发则脾胃亏虚,邪气留滞为主,多由脾胃气虚,升降失常,邪气留滞,或胃阴不足,失于润降,胃气逆滞所致,属虚证。实证日久,损伤脾胃,可转为实中兼虚,或由实转虚。

  诊断:

  1、自我感觉胃部胀满痞塞为主要依据,并有按之柔软、压之不痛、望无胀形的特点。

  2、发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多由饮食不节,情志抑郁,受寒饮冷,酗酒嗜烟,过度劳累等因素诱发。

  3、常伴有饱胀、食少、嗳气,病延日久可见气血亏损症状。

  中经堂案例分享:

  张小姐 39岁 自诉胃胀便秘、颈部板滞、腰酸、疲乏易醒

  专家诊断发现:张小姐吃饭后容易胃胀,上腹部不适,隐痛。食欲不振,嗳气泛酸,恶心伴有呕吐。便秘、一般2-3日一次;颈部板滞、肩部不适、记忆力下降,腰酸;烦躁、总生气、乳腺小叶增生、月经中有血块,易醒,疲乏。舌淡,苔厚而腻,面色黄,脉弦细滑。

  综合分析:慢性胃炎,长期胃胀,调摄失当,肾气亏虚、肝气郁滞、五脏紊乱,经络气血失衡。张小姐主要因抑郁恼怒伤肝,使肝失疏泄,横逆乘脾犯胃,脾胃气机滞于中焦;忧思多虑则伤脾,使脾气郁结,升运失常,胃气随之壅滞,从而引起胃胀。《景岳全书?痞满》云:“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

  调理方案:1、点穴顺气,(颈腰椎+顺时针摩腹10min、肾俞、太溪、肝俞、肺俞、章门、期门、太冲、光明、大肠腧、大横、心俞、厥阴俞、内关、三阴交、凤池、天柱)

  2、透背熏蒸半小时 (清肠与排毒舒肝交替)

  3、全身拔罐,重点在三焦俞、肝俞、胆俞、丰隆、曲池、大肠腧、膀胱俞等穴位。

  4、培元艾灸多个穴位,在膏盲俞、肾俞、足三里、太溪、三阴交等穴位反复温灸,刺激穴位,提升经络能量及胃肠功能。

  几次调理以后,诉上腹部较以前舒适,痛感很久没有出现了,饭后消化较顺畅。每顿食欲还可,不会有恶心感觉。重点调理腹部,点中脘、天枢、大横、足三里、摩腹、支沟后,颈部、背腰部肌肉松软。坚持一个疗程后,慢性胃炎的各项表现消失,偶有焦虑、疲乏等症状,继续调理一段时间以后,通过调理绝技配合,扶正固本,去医院做胃镜复查,基本恢复正常,自己也感觉无其他不适症状。通过网络预约,面对面咨询中医专家。http://www.chongjingtang.com

     中经堂中医调理肠胃专题 http://www.chongjingtang.com/cw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

标签: 中医调理胃胀


Powered by emlog 沪ICP备081154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