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湿气重,脾胃虚,胃胀满,大便稀软,睡眠差,怎么调理好?
作者:经络通 发布于:2015-7-8 17:43 Wednesday 分类:亚健康
夏季在江南地方,就会有梅雨季节的气候。梅雨季阴雨绵绵,宋朝赵师秀的《约客》中有“黄梅时节家家雨”一句,也正说出了夏季的多雨、潮湿。夏季湿气重,人常犯脾胃不适、胃腹痞满、大便稀溏,睡眠差等,其实与湿困脾胃有关。《素问·宝命全形论》曰:“春应肝而养,夏应心而养,秋应肺而养,冬应肾而养,长夏应脾而养”,长夏主湿、汽之令,要多养脾。而梅雨季节同长夏相似,湿重,因而容易湿伤脾胃,就容易导致以上各种症状。
潮湿气候,饮食不节,让夏季脾胃症频频光顾
为什么夏季脾胃不适、肠胃疾病容易多发呢?为什么夏季的节气,对脾胃和胃肠的影响会更大?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中心重点项目—中经堂专家指出:从中医学来看,脾主运化水湿,只有保证水湿及时运化,得以随水谷精微布散全身,才可化为津液润泽脏腑、四肢百骸。从脾的习性来讲,脾怕湿,如果湿气重,脾的运化功能下降,相应的就会出现水湿停留,而湿困脾胃、痰湿聚集,就会有脾胃虚、胃腹胀满、胃口差不思饮食等。脾虚湿重的人,大便也会稀溏不成形,而脾胃虚弱又受寒,或肥甘厚腻、辛辣厚味时,就容易发作急性肠胃炎、肠腹泻等症。
夏季本身湿重,又是小龙虾、螺丝等上市的火热季节,加上闷热常吹冷空调,穿着寒凉等,这都为夏季高发肠胃问题提供了多样化的诱因。
除湿、调养脾胃结合,可快速改善症状
很多人都是冬季养膘、夏季反而瘦了,懒的吃东西等,这事实上反应的是脾胃虚弱、脾胃不和。一般常规的口服养脾胃药物效果慢,不大见效。通过中医外治法比如拔罐祛湿,配合脏腑推拿来针对调养脾胃一般可有效缓解脾胃不适,有明显的调养脾胃效果。
中经堂群罐排毒包围法祛湿气,调理时在背部脾胃全息反射区拔罐,调理前由专家把脉,结合中医体查师体查结果反复辨证,并针对性在全息反射区选穴,在选穴精准、调理师布罐准确、拔罐时间也准确的情况下,拔罐时,能够看到罐内有一层水雾气,这是皮表和脏腑深层湿气透皮而出的表现。当体内湿气排出后,身体当即就有一种如释重负感,十分轻松。对于体内湿气重、或长时间有湿气的人,需多次拔罐,直到湿气全部排出为止。
渗透性的推拿手法,能直接调节虚弱脏腑
中经堂经过中国中医科学院众多中医名家把关的脏腑推拿,对调节脏腑效果迅速、见效颇佳。脏腑推拿手法深入、渗透、持久、均匀,调外而达内,能直接作用到脏腑。采用技巧性的腹部十门法,收胁肋、骨形拉伸、调胃脘,疏通任脉、带脉、肝胆脾胃肾经,一个一个打通腹部及脾胃的结滞点。在多手法的调整下,能快速打通人体上中下三焦瘀滞不通的气机,并引导脾胃及腹部积滞浊气从下焦排出,将清气“引气归元”。如此可贯通腹部经络的气血,对内脏、脾胃进行充分的气血濡养,逐渐恢复脾胃功能。
习练传统功法,有壮养内脏的妙用
我们身体的各种活动都需要能量,这个能量的来源就是真气。真气在全身运行,濡养内脏,强壮内脏,可以活化内脏机能。如何能让身体的真气更加充足呢?中经堂的静虚养气通督法,源于道家南宗的内丹养生修炼术,为专门培补人体真气的养生法门。修习时通过呼吸吐纳、静虚养气、导引气机等方法,4步通督,打通人体任督二脉,让真气沿周天、全身运行。可显著滋养内脏,提升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习练中以意导气,可感觉一股真气暖流冲击脾胃病灶或固疴,初期胃肠道疾病多有痞、胀、恶心甚或呕吐、剧烈腹泻,胃寒者还有心窝部冒冷气现象,一段时间后,真气逐渐修复脾胃病灶,这些不适可基本消失,脾胃功能得到恢复加强。
更多脾胃虚问题咨询在线专家,请点击:http://www.chongjingtang.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