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闰双春龙年 话春季养生

作者:yangxiying 发布于:2012-2-24 16:10 Friday

  龙年伊始,不少白领、商务人士已被高负荷的工作计划压得喘不过气,产生焦虑情绪,中医界人士指出,一年养生重在春,工作虽重要,春季养生也不可忽视,尤其是今年龙年更要注意。

  您知道龙年有多少天吗? 13个月,384天

  农历壬辰龙年不是普通的年份,和其他年份相比,今年龙年有闰四月,2月份有29天,从2012年1月23日开始,至2013年2月9日结束,共有384天,所以龙年是双闰年。

  从节气上,13个月384天包含了25个节气,年首年尾各有一个“立春”,所以龙年又是一个双春年。

  中医历来重视春季养生,作为白领、精英,每日工作严重负荷,面对龙年如此漫长的工作时日,整年的工作生活对健康的要求更是高,因此,在龙年春天养生更重要。

点击查看原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养生重在春

  冬天阳气深藏体内,进入春天,人体内的阳气随着气候变暖,逐渐向体表周身释放,进入新一轮人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循环。但是早春时节,萌发的阳气非常脆弱,在天气乍暖还寒、时冷时热的变化中,容易被寒湿消耗扼杀,如同幼苗遭受的春雪一般,影响整年的健康状况。

  《黄帝内经》在几千年前指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进入春天,万物升发(包括人体各项机能),人体为了顺应四时春生的自然规律,就要定时睡觉、每日早早起床,时常在庭院内散步,头发、衣物以宽松为主,帮助人体新生、升发之气的孕育,如违背这种春季养生之道,就会伤五脏肝的功能,影响接下来夏季心气的养护,一环接一环,长夏之脾、秋季之肺、冬季之肾,与季节对应的五脏都将一一受伤害。

  【民间习俗与春季养生】

  立春打春牛

  在立春时节,一些农村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塑一泥牛,称为春牛,在立春时,由村里推选的老人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一年农事劳动开始,然后村民将泥牛打烂,分泥土撒在各自的农田。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

  雨水拉保保

  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此外,雨水时节,还有可能出现倒春寒,对体弱的老人小孩身体健康威胁最大。所以在民间,有的地方为保小孩顺利、健康成长,有一项风趣的“拉保保(干爹)”的活动,希望借助干爹的福气将孩子带大。有的地方为祝福老人,女儿则是炖了猪脚、鸡汤,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由女婿给岳父母送去,对辛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母表示感恩。

  惊蛰“打小人”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春分吃春菜

  岭南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清明吃艾青团

  清明节要吃青的食物,江南地区就有蒸制艾草青团的风俗,将鲜嫩艾草嫩芽焯水后切碎与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合,包上馅料,蒸熟,吃起来清香扑鼻,还可利用艾叶养生升发阳气。

  谷雨摘茶、食香椿

  南方谷雨有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而在北方,谷雨则有食香椿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

  更多春季养生知识可登陆中经堂官网在线咨询名老中医:http://www.chongjingtang.com

-----------------------------------------------------------------------------------------------------------

标签: 中经堂 春季养生


Powered by emlog 沪ICP备081154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