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元艾灸:古老中医疗法的前世今生

作者:yangxiying 发布于:2011-11-21 15:31 Monday

  培元艾灸:古老中医疗法的前世今生

  艾灸是中医最古老的疗法之一,考古学者在甲骨文中发现了商周时应用灸法治病的记载。《庄子·盗跖篇》中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明确地提出了“灸”的叫法,可见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艾灸就已经盛行开来。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对灸法的起源、适应证、处方及禁忌证有详实的记载,强调“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已经把艾灸确定为一种独立的中医治疗方法。

点击查看原图

  到了现在,艾灸依然广泛作用于中医治疗中,但是中经堂的专家组经过多年研发改良并作用于实践,开发出全新的“培元艾灸”绝技,除了具有烟味小、渗透力强等优势之外,灸条种类多样,且严格遵守辨证选艾,不同体质的人所对应的灸条药物成分不一,使得品行不同,灸条的长短粗细亦有别,灸法更是多种多样,从而药效归经和作用强度不等,加上严格的辩证取穴,使得古老的艾灸法焕发了新威力。

  首先,中经堂培元艾灸采用特殊的艾灸材料,选料上严格把控,均为五年陈金丝艾绒,同时根据不同体质需求,添加对应中药材,可分为清艾条、益气调神艾条、行气止痛艾条、活血调经艾条、散寒祛湿艾条五种主要类型。点燃时,艾草有效成分借助艾热将药物有效地作用于人体穴位,药力热力沿着经络直达病变脏腑,邪气由里而外经穴位排出,穴位就会冒气,人体的寒湿排出,瘀血自散,气阴充足,疾病随之消失。

  其次,从粗细上来看,可分为粗艾条和细艾条两大类。粗艾条主要针对能量、物质过剩,脏腑功能亢奋的“实人”,这类人群身体情况以实为主,感受风、寒、湿邪较盛,体内寒、痰、瘀滞较重,对灸感不明显,治疗以活血、行气、攻邪为主。细艾条主要针对缺乏能量、物质,脏腑功能虚弱的“虚人”,这类人群身体情况以虚为主,年老体衰,阳气不足,气血衰微,对灸感明显,治疗温阳、益气为主。

  最后,中经堂培元艾灸的灸法又分为特色悬灸和隔物灸,这是由中经堂艾灸学科带头人针对现代人群特点,对传统灸法进行改进而形成的。比如隔物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饼灸、隔盐灸、隔鳖甲灸、长蛇灸等,它们可借间隔物之药力和灸的药力与热力发挥更强的作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疗效很好,尤其是西医疗效欠佳的慢性病、疑难病,灸法的温热效应、药物效应、穴位效应,共同在局部穴位施以技巧性刺激能够使药物的药性在艾热的放大作用下,储存于穴位,随着经络的传导释放到全身,激活人体内的“药库”,调解脏腑功能,使人体的组织系统形成自我康复机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阳证、寒证、虚证调理效果明显。

  此外,中经堂培元艾灸具有双向调节的特征,如施于天枢穴既可以止腹泻,又可以调便秘。施于内关时,心跳加快时减慢,心率缓慢时可以加快。即低者可以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因为艾灸施于穴位,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使之发挥行气血和调阴阳的正常功能,从而提高机体的耐受力、免疫力。

  如果说,以上这些都是古老艾灸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新变化,但隐藏着表象中最神奇之处在于艾灸的气场。气场因人、因地、因时而不同。表面上看,艾灸的操作手法似乎非常简单,不同的调理师的操作手法似乎看不出差别。但是优秀的艾灸调理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调理手感,调理效果往往取决于调理师手法细微的变化。而调理师的手感是经过专业培训和长期实践获得的,非一朝一夕可成。中经堂艾灸师大都是正规中医院校科班出身,上岗前经中经堂艾灸项目权威专家的专门培训,直到手法娴熟,具备一定的手感之后,才能上岗操作。具备良好手感的优秀的艾灸师,往往具有强大的“气场”,能够以自身的正气影响顾客,使许多长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

标签: 中经堂 培元艾灸


Powered by emlog 沪ICP备081154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