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金粉绝代风华与透背熏蒸

作者:cm 发布于:2011-6-27 15:18 Monday

 

源于宫廷御医的养颜秘方
南朝时期陈国柳太后中风,面部神经麻痹,嘴不能食,无法服药,恐病不治。御医许胤宗命人熬治黄芪防风汤,将滚烫的汤药放于太后床下。汤气蒸腾,熏蒸背部,进入太后背部肌肤,传送身体各部。药效逐渐发挥,推动血气运行。汤药熏蒸数个时辰后,太后病情大为好转,其他御医皆惊叹许胤宗此法之妙。
到了清代,熏蒸在清宫方药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慈禧光绪医方选仪》中就曾收载慈禧光绪常用熏蒸65方。其中熏身方20方,熏头方16方,熏面方3方,熏眼方15方,熏蒸四肢方7方,坐熏蒸方4方。可见熏蒸疗法在宫廷中的运用是受到了高度重视。慈禧尤爱蒸面,每天都要熏蒸面部,这也是她最津津乐道的永保青春之妙方。用特制的银盆,装满洒了香料和药材的热水,以毛巾浸透热水后,按照肌肤的纹理,细心地敷。长年累月地热敷,脸上很少有皱纹,而且总是能够保持得光鲜滑润,白晰美丽,富于光泽。
中医认为,人体遭到外泄侵入或者内生之邪造成气血不畅,内部阴阳平衡失调,就会反映到人的面容四肢上,导致出现各类面容问题。现代人由于长期伏案工作,缺乏锻炼,绝大多数都有阳虚、气虚的毛病。运动少则阳虚,虚寒之人易感冒、肠胃吸收不佳,腰酸腿疼,动则虚喘,虚寒之人易肥胖,患脂肪肝颈椎病前列腺、骨关节病等疾病的概率较高,女性不但容易出现面容问题,更易患妇科疾病。通过透背熏蒸可将体内淤积的毒素和病浊排出,重新恢复人体内环境的清澈、通畅,不但能强身健体,更能享受由内而外的美容效果。

透背熏蒸 在中医学上的理论根据
中药熏蒸是以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化学、物理综合疗法,在皮肤或患部直接药物汽雾熏蒸,运用温热的作用,温通解凝、疏通经络、醋精血液循环;受热药物气化,直达病灶,调和气血,改善局部营养状况以及全身功能,让体内的毒素和多余的废物通过血液循环随汗排出体外,达到保健治病和美容养颜的功效。
据记载,殷商时期就出现了药物熏蒸术,用蒸煮中草药时产生的蒸汽治疗患疾,并可添加不同药物以达到不同调理目的。唐朝孙思邈《千金方》中载有中草药熏蒸疗法治疗风湿痹症和扭挫伤的处方。

【相关链接】

京城名医世家与熏蒸十三方
京城有中医皮肤外科哈家和赵家两大名医世家,他们源于清宫御医哈锐川和其师弟赵炳南。哈氏传人哈毅继承祖辈经验,得名家精髓,取众家之长,结合自身经验,形成著名的“哈氏熏蒸十三方”。
“哈氏熏蒸十三方”可调节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骨骼、皮肤十大系统的生理功能。中经堂透背熏蒸以此为药,定向服务十三类调理需求。其原理来自于中医传统外治疗法——熏洗,也是古代到家养生修炼中常用的激发。疗法原理为借热性使药力直接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扩张局部血管、加速血液循环、疏通经络之目的。
点击查看原图
【解析】
中医透背熏蒸五大功效
透背熏蒸与服食汤药一样,都源于同样的中医理论和法则,采用的药材也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熏蒸之法使药物从经络腠理直接吸收作用于人体,免去了内服带来的肝肾代谢之累,效果更直接更安全,并能够迅速提高人体五脏六腑的代谢机能,达到最佳排毒效果。

消淤通堵 缓解背患
人体前为阴,后为阳,背主五脏六腑,是人体的全息部位,内脏各部在背上都有一个对应的反射区。“不通则痛”,内脏及对应经络毒素充塞,背部反射区会肿胀、酸痛、生疮……透背熏蒸的药理借热气通过背部反射区直透内脏,消除经络瘀滞。“通则不痛”,背部疼痛和内脏疾患得以缓解。
内病外治 舒适安全
肠胃不佳、年来体衰、中风口斜、药苦难咽……凡不便口服药物者,均可将药汤通过透背熏蒸传至背部经络,运行至对应肝脏,由表及里清除体内毒素,最后经汗液排出,达到内病外治,舒适安全之功效。
温阳补气 舒缓疲劳
职场精英为事业忙碌奔波,工作时间长,压力大,睡眠短,吹空调,又缺乏锻炼,导致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体制颇多。表现为肠胃不佳,腰酸腿疼,睡眠障碍,动则虚喘,静则疲乏……严重者导致“过劳死”。通过透背熏蒸可将补益药汤送达经络,温阳补气,滋阴养血,迅速恢复元气,舒缓疲乏。
涤荡内浊 排毒润肤
现代人在都市环境中生活难免外浊入体,饮食起居不规律自会内浊生发。通过透背熏蒸的透皮给药可分清浊而理阴阳,托毒气以外出,抑邪气以消内,温阳气以振奋,行滞气以解郁,祛邪扶正,通营卫、调升降、安脏腑,邪去正安,期病自愈。排浊的同时更能起到美润肌肤的功效。
一体双方 调和杂症
现代社会环境多变,饮食多元,人体上热下寒,上下内外表里交错复杂之病机普遍。两剂药同服相互抵消功效,徒增肠胃之苦;单一施治又灭一路,扶一路,难免产生副作用,加重病情。利用透背熏蒸专用蒸床可将人体分上下两端以两方不同药液熏蒸,双管齐下,上下有别,实现调和杂症,且安全舒适。
 
【扩展阅读】
养颜祛斑方——活血行气 养颜美容
方解:人之容颜,神之外观。“精气神”充沛。由内而外透其神采。若内有疾患则面露倦色,面色晦暗且黝黑无泽,色斑叠生状如蝶者,内必有疾也。中医以为非肝肾两脏莫属。肝气郁滞,气血周流不畅,郁于面部则显色斑。若其肾虚,肾者主黑,虚则黑气上泛,浮于两颊,斑自显矣。治疗时在熏蒸方剂之选择上略有区别。本方为基本之方,肝气郁滞者加解郁方合用,肾气虚衰者加温肾助阳方合用,伴发增生者加化瘀散结方合用。组合对症,方显奇效。
适应症候:面色晦暗,黝黑无泽,蝶样色斑。

舒肩解痉方——疏通经络 散寒祛湿
肩颈部位直通大脑,而今之伏案工作及长期使用电脑者,均可感到肩颈部酸痛不适,甚至下传至肩胛部或背部。此乃内有气血瘀滞,气机不通,外受邪之所凑,可谓中医之“痹”病也。祖国医学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此三气趁虚而入,壅蔽经络,乱于真气,气血不能照常宣行,邪气不能随时驱散,久闭于皮肉与筋骨之间,正邪相搏而出现肌肉关节筋骨等处疼痛、酸楚、肿胀、麻木、沉重等诸症。
适用症候:因颈椎病、肩周炎引起的头颈肩臂胸背等多处受累的颈肩综合症,肩颈僵硬酸痛、头晕头痛、上肢酸麻乏力等。

调理小贴士
1、背时人体全息部位。中经堂透背熏蒸,药力借热力直接作用于熏蒸部位,会通过出汗达到疏通经络及脏腑排毒的效果。
2、熏蒸完成后,由专业调理师根据背部各个出汗多少来判断所对应脏腑疾病,根据需要再进行局部调理。
3、调理几个疗程后,可达到整背均匀排汗,体表温度一致,由此证明身体及内脏功能已经达到健康自愈的效果,同时皮肤也会明显感觉透亮有光泽有弹性。
4、中经堂透背熏蒸采用13种辩证方,正对不同人的体质对症选方,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疏通经络,达到防病。保健养生之目的。

中经堂:神奇经络之旅
中经堂(全名“中华经络堂”)是国内第一家以经络养生为主题的中医经络调理机构,被授予:中医经络科普文化宣传基地、经络调理技术研究推广基地、国际经络养生工程示范基地、国际经络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全国保健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行业观察员单位和保健服务行业标准工作组成员单位等荣誉资质。
中经堂既有传承有绪的古法绝技,也有自主研发的独家绝技,更有抢救性发掘的民间绝技,其中包括清代太医院的宫廷养生方,以及非物质文化传承项目等。
中经堂 现有特色项目包括:人机合参经络全息体查,循经通络、砭开腠理、正脊刮痧点穴顺气洗髓通脉透背熏蒸、培元艾灸、周天药浴等,通过对人体经络系统的外调内养,激发人体自愈机能,为亚健康及慢病杂症患者提供根本的养生保健方案。

-----------------------------------------------------------------------------------------------------------


Powered by emlog 沪ICP备081154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