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瘙痒是某些疾病的预兆

作者:经络通 发布于:2013-9-17 16:16 Tuesday

  痒,并不单纯是体表肌肤的一种不适感,它还具有重要的先兆价值。内源性的痒皆根源于五脏,尤其意味着有全身性疾病潜在的可能。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合作中心中经堂专家提醒大家,瘙痒常常是许多疾病的暗示,并且往往提前在数年前,甚至数十年前即已出现……

  在中医理论中,痒属风毒,风性走窜,发无定处,此起彼伏,故痒先兆多发无定时、见无定处。痒有外源性及内源性之殊,以内源性瘙痒的先兆价值最大,内源性瘙痒与脏腑功能失调甚为攸关。如脾虚湿毒、肝虚风毒、肾虚浊毒、心虚火毒及肺虚痰毒均可产生内源性瘙痒,并且皆因脏虚失于运化,痰热湿浊壅积所致,说明内源性痒根源于五脏。

  此外,六腑亦可致痒,如大肠腑气不通,肠毒最能作痒;胆府不降,胆汁郁积亦能发痒;胃浊不降,逆犯皮肤可致奇痒;膀胱不化气、水湿内停、久积成毒更易瘙痒。由此可见,五脏六腑皆能致痒,痒虽发于皮肤却根源于内脏。

       点击查看原图

  中经堂中医专家分析:风湿毒邪入体化热化燥,毒扰皮肤也可致痒,又为外源性痒产生的因素。以上说明瘙痒一证,虽然内外因素皆可产生,但主要为内源性,瘙痒既然为内脏异常所致,那么瘙痒的出现亦必然为内脏异常的标志,这就是瘙痒先兆的理论基础。

  根据《黄帝内经》十二皮部理论,十二经脉在皮肤皆有相应区域,所以经络异常,如痰毒流窜经络,搔扰皮肤都可发痒,这也说明了皮肤瘙痒多为内源性,对脏腑经络疾患的先兆意义,颇有临床实践价值。

  现代医学同样认为,瘙痒与内科疾病密切相关。许多学者认为瘙痒是一种变态反映,是体液免疫球蛋白损伤了过多的肥大细胞所致,这种细胞含有丰富的组织胺,破坏时可出现组织胺样反应,从而引起瘙痒。

     点击查看原图

  瘙痒病因复杂,实验证明,抓痒因压痛有止痒作用,但又促进释放更多的组织胺,加重痒感,形成“痒—抓”的恶性循环,导致更为严重的皮肤损伤和炎症。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中经堂专家建议:皮肤瘙痒必须针对其发病根源,通过瘙痒的现象认识疾病的实质,以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或恶变。在认识疾病实质的同时,解决瘙痒问题更是关键。中医调理以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原则,以达到驱邪扶正止痒之功效。

  中经堂透背熏蒸利用药物熏蒸,使皮肤、孔窍、腧穴迅速打开,吸收药物受到刺激,从而使药理效应在全身起到积极作用,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自愈能力,运用高科技纳米熏蒸技术,将原药药液瞬间转化为极细微小液滴,源源不断喷射于背部督脉与膀胱经,高速运转的分子不断运动和更新,将药力通过皮部—经脉传达至脏腑,调节脏腑功能,活化脏腑气血运行,身体不病,瘙痒亦除。

-----------------------------------------------------------------------------------------------------------


Powered by emlog 沪ICP备081154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