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脐”一会,吉凶自知

作者:经络通 发布于:2013-9-7 14:46 Saturday

  预知疾病的肚脐·你的肚子“地震”了吗?

  脐动包括脐周悸动与脐周动气。脐周悸动包括脐上悸动、脐中悸动及脐下悸动,其特点为自觉腹部肚脐周围悸动,多提示脏虚、水饮及瘀血;脐周动气包括脐上动气,脐中动气及脐下动气,特点为他觉肚脐周围部分触动感,这是脏虚、冲气上逆、水气的标志。

  脐周悸动病轻,脐周动气则提示病较重,脐周动气可由脐周悸发展而来。二者互为病理转化关系。一般来说,脐中动气是无法触动到的,如能触到其跳动亦是较柔和的,一息大约5~6次,如7~8次以上则属凶相。

  1.脐上悸动、脐上动气的先兆意义

  脐上悸动为病人自觉脐上跳动,多属心肝不宁,这个现象常在神经比较敏感的女性中出现,病情较轻,可能每于情绪激动时出现,常与失眠,梦多等症同时出现,此类人多性情急躁、敏感多疑,素禀体质纤弱。

  脐上动气是他人可以触知的跳动,提示肾虚不潜,冲气凌心,常出现于肾阳虚患者,若脐上动悸连及心下,甚至波及虚里,则为心肾两虚、宗气无根的危重症信号。症见面白头晕,心悸怔忡、畏寒肢冷、脉沉、舌质青、苔白等,“脐之动,实为君火之应,意竟在此”,动气在脐上,若见颧赤烦躁,又为下焦阴寒,浮阳上越的真寒格阳证标志。

  2.脐中悸动、脐下动气的先兆意义

  脐中悸动就是指肚脐中央有跳动感,这是中焦虚弱的征兆。“盖脐主中州”,脐中悸动则提示脾气不足,胃脘虚冷等病变,证见神疲乏力、食少纳呆、面色萎黄、舌苔白润胖嫩、脉细弱无力,脐中悸动常有中气下陷致内脏下垂等证,现代医学临床上的胃下垂患者的确常有脐中悸症状。

  脐中动气为脐中悸的较重情况,为脾肾两虚、肾病及脾病的提示。由于命门火衰,不能温煦中焦之土,因此,脐中动气除提示脏腑虚寒之外,还有中虚土不制水,冲气凌心之势,较脐中悸动更为严重。证见脐中筑动、面白畏寒、腰冷肢凉、腹鸣便溏、食少心悸、舌质青体胖嫩、脉沉细等症。

      点击查看原图

  3.脐下悸动、脐下动气的先兆意义

  脐下悸动提示肾虚不能制水,水停下焦的水饮病和肾虚冲气不潜的病候,如《伤寒论》 “假令瘦人脐下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又如“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即是。

  而动气在脐下多为重病的不良预兆,提示肾阳式微、命火不足。脐下动气的预后最差,因脐下为肾间动气所在,肾间动气者,如《难经》六十六难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肾间动气又名原气,导源于命门、肾,藏之于丹田,系于脐下。正常的情况下,肾间动气内守不动,若动则表示藏气内虚、真气失守,乃大凶之兆。证见面色晄白,精神虚惫,脐下筑筑悸动,畏寒腰冷,丹田发凉,心悸气促、舌质青,体胖有齿痕,脉沉弱,尺部尤无力。

      点击查看原图

  4.脐左右悸动、动气的先兆意义

  脐左右悸动,临床上所见不多,主要与肝胆有关,盖肝气行于左,胆经侧行于脐旁,故肝虚胆不宁则悸动于脐之左右。此外,肝气不舒,气郁于左,亦可出现脐左动悸、常与七情有关,多见于妇女更年期,证见神情忧郁寡欢。

  中经堂专家归纳分析上述理论研究,作了如下总结:脐动悸多预兆脏虚,尤为肾气不足,脐动悸与脏腑疾病有着重要的预报意义。

  可见,人体如同宇宙一般,无比奇妙!

  中经堂专家言:惟有充分了解我们的身体,才能真正将掌握健康!

      http://www.chongjingtang.com

-----------------------------------------------------------------------------------------------------------


Powered by emlog 沪ICP备081154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