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乏——一种表现,五种预兆,无数种健康危机

作者:经络通 发布于:2013-8-24 16:49 Saturday

  一、疲乏是虚证的预兆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合作中心中经堂专家分析:无论脏气虚、经脉虚还是气虚、血虚,也无论是气血生化障碍,抑或气血耗散太过,皆可导致人体气血失荣而出现疲乏。也就是说,疲乏既是化源不足的信号,也是消耗太过的警告。这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①疲乏对各种虚证、虚劳有重要的预警意义,是许多消耗性疾病如消渴(包括现代医学尿崩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结核病、遗精、带下等病的预警现象。

  ②疲乏也是许多内分泌疾病的预兆。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阿狄森氏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席汉氏综合症,代谢功能低下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及代谢亢增的甲状增功能亢进症的耗氧过度病,皆可以疲劳作为前躯症状。

     点击查看原图

  二、疲乏常为湿邪伏体的信号

  中经堂专家运用中医病理学知识分析:温热之邪侵袭机体,常常是以疲劳作为征象。

  如风温邪袭肺卫,肺失宣发,肺气不布,机体失煦,故以疲乏为疾病的开始,临床表现为头痛、恶风和口渴。湿邪致病有如下几个类型,分别有不同的表现:

  ①湿温初起,脾被湿困,精气无以转输,而以肢重怠惰为先驱症,除疲乏外兼见胸痞食少。

  ②暑温、暑邪耗气伤津,元气大伤,则以肢倦神疲、脉虚无力为征兆,且常具见多汗、口渴及脉数而芤。

  ③春温,温邪发于气分,热郁于里,毒伏于内,气分首伤,故亦以疲乏为先见症,还常伴心烦口渴、身热苔黄。如现代医学中的重型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前即以疲乏神倦为先兆。

  ④温毒是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时毒疾患,如大头瘟、烂喉痧,始以热毒壅阻气分为主要病机,故发病前亦以骤然疲劳为报标症。

  ⑤伏暑,暑邪伏内、化燥化火、津气暗伤,故亦以疲乏为先驱症,如长夏流行的病毒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均以疲劳乏困为先兆。

  吴鞠通云:“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所谓证本一源,即言三者皆挟湿伤气,故初起皆以疲乏神困为早发症。

  以上足见,温热性疾病由于气阴两伤,故最易出现疲乏,故疲劳对温热性疾病有重要的预报意义。此外,目前国际上比较关注的疲劳综合征,多发于中年脑力劳动者,过去以为是劳累所致,现在已证实是由一种病毒引起,而疲劳是该病的征兆,可供参考。

  三、疲乏是郁病的先驱症状,更年期女性更多见

  中经堂专家指出:疲乏,亦可属郁病范畴,尤其是气郁、肝郁的先兆症。

  表现为精神忧郁,七情不畅,六欲不遂,导致气机郁滞最为多见。中经堂专家分析一关键点,郁病所致的疲乏其病机不在气虚而在气郁!

  这类疲乏并非因为气血不足而导致,乃是由于气血不能周流,失于布达之故。这一类疲乏,补气无效,只须疏郁导气,则短气乏力自愈。此类疲劳,源于脾虚痰郁,或七情气郁,或劳心血郁,多发生于郁证、脏躁等疾患。其中,郁证由气郁发展为血郁、痰郁、湿郁、热郁、食郁;六郁病机亦由气机郁阻发展为气血化源障碍,导致气血不足。

  这样会由气郁发展为气虚,气虚反过来又加重气郁形成恶性病理循环,故疲劳程度逐渐加重。这类病证也常见于更年期女性,特点为精神不振、气短乏力,善太息,委屈好哭,胁肋不舒,可有七情受伤史,也可无七情致因,包括现代医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病。某些精神系统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癔病、神经衰弱等,亦表现为极其明显的疲乏感。

      点击查看原图

  四、疲乏是肝病的信号

  为什么这么说?中医基础理论中有“肝为罢极之本”之结论,所以,疲劳为肝病最灵敏的反映,对肝病具独特的预警意义。在现代医学临床上非常常见,如肝炎、肝硬化、肝肿瘤、肝癌、多囊肝……举凡肝病,皆以疲劳为先导症状。

  中经堂专家提出如下三点,阐述疲乏与肝病的关系

  ①因肝主升发,肝主筋,肝为血本,肝病则气血缺少鼓动,故易疲乏。如病毒性肝炎,疲劳即往往为最早先兆,若伴食欲减退,恶心,则更应引起警惕。无论各型肝炎,疲劳皆为最早信号。

  ②疲乏还是慢性肝炎复发的预警信号。《内经》所云“解痺”实际上就是一种疲劳病,

  《素问·平人气象论》:“尺脉缓涩,谓之解痺”

  《素问·刺要论》:“髓伤则销铄胻痠,体解痺然不去矣。”

  ③解痺病是肝肾虚所导致的一种以疲劳为主要特征的劳病,重症时会出现无力危象,主要特征为疲劳、消瘦、筋骨懈怠,尺缓脉涩为肝肾虚之象。因“肝主筋,肾生髓,肝虚筋失于煦濡,肾亏胻髓不能充,故足解筋涣。”该病包括现代医学的重症肌无力,

  《灵枢·口问》曰:“人之亸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惰,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复,故为亸。”

  另外,亸,音妥,下垂之谓,指全身松垂下堕病证与肝肾密切相关。

      点击查看原图

  五、若忽略疲乏,疾病多将预后不良

  疲乏常为一些晚期疾病的凶兆,尤其为慢性代谢自体中毒的凶兆,预后多不良,如水肿、关格症、黄疸后期、消渴晚期、癌晚期,常表现为衰弱性疲乏,虽长期休息也不得缓解。这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肾炎尿毒症,肝硬化酸中毒,糖尿病酮中毒等。

  而恶性肿瘤的疲乏,是一种顽固性的恶性疲乏,称为癌疲乏,是为大凶之兆。重症肌无力亦会出现疲乏危象,则易呈生命危险。

  此外,一些急、慢性传染病,如梅毒、结核晚期由于毒素内扰,亦常出现恶性疲乏,即为中毒性疲乏,同样为不祥之征。

  尤须注意,极度疲乏伴畏寒肢冷善欠,又为肾阳虚命火衰弱之兆,预后往往不良。

  心理恶性疲乏是许多情志病的凶兆。巨大的心理创伤,可遭致严重的心理疲劳,心理疲劳可以引起生理疲劳,生理疲劳反过来又加重了心理疲劳,二者之间形成恶性病理循环。因此,情志导致的心理疲劳,比其他因素引起的疲劳危害性更大,应引起高度警惕。

  总结以上五点分析说明,说明“疲乏感”已不单纯是通过休息、睡眠、放松能够彻底摆脱的问题了。“疲乏”预示的危机,背后隐藏着一句深刻的健康金言:“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兵甲。”兕虎,泛指猛兽;摄生即养生。

  由此可见,忽视自己身体产生的小问题是多么危险的行为。注意生活点滴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培养健康养生习惯,对一个家庭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大事。此文在于提醒人们即使再忙碌,请也别停止养生的脚步。

  中经堂中医养生调理,最实在、最高品质的养生调理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养生需求。

  健康才是财富。在中经堂,为您一生的健康投一份永恒的保险。

-----------------------------------------------------------------------------------------------------------


Powered by emlog 沪ICP备081154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