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湿疹是肝经湿热惹的祸
作者:经络通 发布于:2013-7-18 14:54 Thursday 分类:推广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呈多样性,慢性期局部呈浸润状和肥厚,瘙痒明显,易复发。阴囊湿疹为湿疹中常见的一种,局限于阴囊皮肤,可延及肛门周围、大腿内侧。阴囊湿疹病因上虽可因局部皮肤遭受尿液、汗渍、裤料等理化因素刺激而发生,但从经络学角度来分析,内因为肝胆经湿热下注所致,足厥阴肝经绕阴器,所以肝胆湿热内阻者易发生阴囊湿疹。
因此,在保持局部清洁和避免尿液、粪便等刺激的基础上,用黄苓、黄连、黄柏、大黄、苦参等中药熏洗有清热燥湿、解毒退肿、去腐生新等作用。
1.急性阴囊湿疹主要表现为阴囊皮肤弥漫性发红、肿胀、有剧烈瘙痒,可同时出现许多针头至米粒大小的丘疹、水疱,经搔抓或摩擦后,红斑、丘疹、水疱破裂,显露出大片湿润糜烂,有大量淡黄色浆液渗出,部分凝结成对淡黄色痂。一般经2—3周,红肿减轻,渗液减少,逐渐完全愈合,但容易复发。
2.亚急性阴囊湿疹是由急性阴囊湿疹转变而来,表现为阴囊皮肤轻度变厚和轻度糜烂,鳞屑较多,渗液甚少,仍有剧烈瘙痒。
3.亚急性阴囊湿疹未及时治疗,迁延日久,或者反复发作,可转变为慢性阴囊湿疹。表现为阴囊皮肤逐渐增厚粗糙,呈暗红或灰褐色,皱褶肥大,呈核桃壳状,有鳞屑附着,在病程中又可因剧痒瘙抓后出现糜烂、渗液等急性或亚急性阴囊湿疹的症状。
4.慢性阴囊湿疹:由急性、亚急性湿疹长期不愈、反复发作而来。亦有少数起病即为慢性者。皮损境界明显,炎症改变不显著,主要表现为皮肤肥厚,粗糙,嵴沟明显,干燥,脱屑,呈苔藓样变,皮色呈暗红或深褐色,有抓痕、少量丘疹、血痂、色素沉着;瘙痒剧烈,不时发作,尤以夜间或情绪紧张时更甚。常伴性情急躁、 失眠、头昏乏力、腰膝酸软、苔薄、脉濡细等症状。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合作中心中经堂专家言:疾病分急性、慢性两种,与人们从事的职业、居住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如长期在煤矿、坑道及其他环境潮湿的地点工作的人,长期居住在潮湿的地区或房间的人皆易患此病。也有人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热水烫洗、性情急躁等因素有关。此病瘙痒严重,并反复发作。而在中医理论辨证看来,本病主要由风热外袭、肝经湿热下注、血虚风燥与肾虚风乘所致,因此,祛风、清热、燥湿与补肾便成为调理本症的基本原则。
【中经堂病案分析】
患者小秦,29岁,上个月前来中经堂进行咨询并参与调理项目。专家会诊时,小秦诉半月前阴囊出现红疹,痒甚,抓破后流水,糜烂肿痛渐累及龟头,行动十分不便,曾以青霉素、肤轻松等外治药膏治疗未效,口苦,小便短赤。诊见阴囊皮肤潮红,水疱糜烂,龟头肿大,舌质红苔腻,脉濡数。专家辨证此为肝经湿热下注证,建议以清热利湿止痒作为调理原则;使用中经堂男科专项调理绝技之洗髓通脉、群罐排毒、循经通络。洗髓通脉以护前洗髓方加味为主;方中加龙胆草、柴胡、山栀、白鲜皮、赤芍、赤茯苓、生地等道地药材,熏洗6次;群罐排毒主要取背俞穴之肝俞、胆俞、膀胱俞、膈俞、肺俞作为主要拔罐穴位。配合生物电刺激——循经通络,加强调理效果。
三项绝技同时调理一个大疗程之后,小秦先生龟头糜烂好转,阴囊渐干燥,痒渐止;后再续一个大疗程调理后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