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适合哪些病症?
作者:经络通 发布于:2014-6-10 10:57 Tuesday 分类:艾灸
三伏灸适合哪些病症?灸法治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记载:“北方者, 脏寒生满病,其治法宜灸”。其中的脐灸、隔物灸应用广泛,在冬病夏治方面颇具特色,受到学界的高度认同。利用夏季气温高,肌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艾灸疗法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畅通人体气血,使一些常在冬季发作的顽固性病症,如哮喘、慢支、痛经等问题。
培补生命之源——脐灸
脐,俗称肚脐、肚脐眼,是人体重要的体表标志之一。胎儿在母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全靠脐带吸收母气、输布精微,用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等活动,因此称脐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即脐为先天的生命系统。
早在殷商时期,就有彭祖用蒸脐法和太乙真人用熏脐法防病、治病的传说。《黄帝内经》中也记载了许多有关脐的理论论述。清·冯楚瞻《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脐者,命蒂也。当心肾之中,为真元归宿之处,治在母腹,脐连于胞,喘息呼吸滋养之妙,从此而通,胎出母腹,脐带剪断,则一点真元之气,从此而归入命门丹田。故脐为命蒂,脐带亦真气会聚之所也。”
脐灸就是指将药物制成适当剂型敷贴于脐部( 即神阙穴) , 再在脐部施以艾灸刺激, 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 从而防治疾病的方法, 又可称为蒸脐法、熏脐法、炼脐法、温脐法等。由于充分发挥了穴位、中药、艾灸三种疗法之优势, 所以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古代医家极为重视脐灸的特殊作用, 把它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老年、皮肤、五官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 并把它作为保健延年之法。《类经图翼》卷八曾记载有在神阙穴行隔盘灸“若灸至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
【中经堂温元脐灸】
脐灸制品如筒状,一端稳固在肚脐部位的灸座上,点燃上端,燃烧的纸筒内烟气通过压力下沉至肚脐部位,持续燃烧后,肚脐部位就会沉积一层药物。药物的有效成分在药气压力的作用下,使肚脐周围的皮肤毛孔得到扩张,从而使药物有效成分得到充分吸收,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祛除疾病。
目前,中经堂引进的温元脐灸共有10种,针对现代人普遍的各种心肺、胃肠、泌尿生殖系统的健康问题:
(1)心脏灸:通过该灸可滋阴补气,增强耐缺氧能力,改善心慌气短、胸闷乏力、气喘、心律失常问题。
(2)畏寒灸:通过该灸可温补肾阳、散风祛寒、增加血液循环,增强抗寒能力,改善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常伴有感冒等一切因寒冷引起的诸多疾病。
(3)便秘灸:通过该灸可理气润肠、养阴祛燥、温脾助阳、益血通便,改善排便次数减少、便质坚硬、大便多日不通、欲便不得、排便困难等症状。
(4)活血灸:通过该灸可增加气血运行、促进阴阳平衡、活血理气、化瘀行滞,改善气血不畅、身痛无力、怕寒、气虚血亏等症状。
(5)肠炎灸:该灸可健脾和胃、固本止泻、温肾补阳、收涩固肠,改善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时有粘液或脓血、腹痛即泻、腹部寒冷、隐痛痞满等症状。
(6)胃病灸:通过该灸可增加胃蠕动功能、养胃气、增强胃粘膜的再生能力,整体提高消化系统功能,有效改善反酸嘈杂、胃胀、胃痛、呕吐、厌食、乏力、神疲心烦等症状。
(7)哮喘灸:该灸可温补肺阳、宣肺祛邪、止哮平喘、纳气利肺、增加肺活量,改善喘急、气粗、遇寒咳嗽、烦闷不安、伴有汗出、痰清稀白等症状。
(8)痛风灸:通过该灸可祛风散湿、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改善因受风寒引起的身痛不适、四肢屈伸不利、关节肿胀伴有疼痛等症状。
(9)膀胱灸:通过该灸可清热利湿,改善湿热蕴结引起的尿路炎症。
(10)前列腺灸:通过该灸可益气通淋、消炎止痛、软坚散结,改善尿频、尿急、滴沥不尽、排尿困难等症状。
温馨提示:如果您还有想要了解的情况,可以点击我们的在线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会给您最专业,最详细的解答,或是拨打我们的24小时康复热线,与专家一对一详解。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养生中心中经堂现已开通网上咨询预约服务,在线咨询可一分钟预约挂号,在线医生将会与您一对一进行沟通。详情点击:http://www.chongjingtang.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