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了解她,才能远离她

作者:经络通 发布于:2013-8-21 17:26 Wednesday 分类:肩颈问题

在中医古代文献《黄帝内经》中记载: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意思是说女子在七七四十九岁左右,男子在七八五十六岁左右时,是人体功能由强壮转向衰退的转折阶段。

中医理论认为女子以阴血为本,其根在肝。肝能藏血而主持筋的功能,筋的功能正常,依赖肝血的濡养。男子以阳气为本,其根在肾。肾能藏精而主持骨的功能,骨的正常功能依赖于肾精的滋养。精血可以互相转化资生,所以肝肾可以互相滋养。中医观察人类生长发育的经验认为,在50岁左右时,人体的生理功能常突发性减退,出现肝肾亏损精血虚少而筋骨失养,这就形成了易患肩周炎的内在因素。

点击查看原图

祖国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病因病机、症状和治疗方面的认识也是较深刻和全面的。最早记载肩周炎症状和治疗的医学著作是晋代的《针灸甲乙经》,称其为肩胛周痹,并描述其症状肩痛不可举,引缺盆痛后来将肩周炎的发病原因总结为了以下四点:

①静:是指静而少动,平素缺乏肩臂肌肉的锻炼,又缺少体力劳动。

②老:是指骨骼和软组织出现退行性改变,如骨质增生、骨赘生成和出现肌腱、韧带的变性老化等。

③伤:指急性扭挫伤等超强外力的伤害性刺激、慢性疲劳性损伤以及某些职业性累积性损伤等。

④寒:指风、寒、湿等环境和外界因素的侵袭。

    中经堂专家讲,静而少动是发生肩周炎的首要因素。由于平素缺少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肩臂肌肉、肌腱和韧带松懈乏力,对于外力刺激的耐受性极差,因而易于发生急慢性损伤而泛发无菌性炎症。

  急慢性损伤是发生肩周炎的重要外因之一。因老年的退行性变,肩臂组织的新陈代谢和修复能力减退,复因肩臂缺乏锻炼而耐受能力极差,此时肩关节易于发生急性扭挫伤或发生慢性疲劳损伤,当这些损伤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即泛发为肩周炎。

同时,风、寒、湿的侵袭是发生肩周炎的常见诱因,也是外因之一。在老年人,软组织及骨关节发生广泛的退行性变,老年人静而少动的特点使其极易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寒性凝滞,导致血管收缩,外周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新陈代谢下降,进一步寒凝气滞,气血淤滞,其代谢降解产物不易排除,刺激于肩部,即易泛发为肩周炎。

点击查看原图

只有在清楚了解了肩周炎的发病原因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肩部不受侵犯,才能更好的远离肩周炎。但是,已经遭受肩周炎折磨的患者又该怎么办呢?中经堂专家提醒,除了要避免以上四点因素以外,还要辅助外在的手段如中医经络调理等方法,来加强肩部的活动,调和气血,祛除病邪,从而缓解肩部疼痛。

-----------------------------------------------------------------------------------------------------------


Powered by emlog 沪ICP备081154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