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养今春,健康新生命--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养生中心春季养生提醒

作者:经络通 发布于:2012-2-21 18:22 Tuesday

点击查看原图

   春季中医养生之道,掌握真正的中医养生方法,坚持健康的生活理念,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春季养生特别关注——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1、春季阳气升发,万物复苏,则春季养生必须注意保卫体内阳气,使之不断充沛,“养阳”是一季关键。

2、春季乃舒发之机,肝气亢奋,易伤及脾气,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自应护肝养脾,清肝热、舒肝气。

3、春季暖暖袭来,经常使人倍感困顿,即所谓“春困”,消除春困最好的方法当然是美美的睡上一觉,
睡醒后喝一碗山药粥,能健脾益气,疏肝解郁,嫩肤美容,弥补损伤的阳气。

春季易感疾病及对策——养阳气,助阳升发;避风寒,清解郁热;养脾胃,防肝克脾

?风邪,《黄帝内经》中“风者,百病之长也”,又被成为“阳邪”,春季风邪侵入人体容易引起发热、恶心、
咳嗽、汗出等感冒症状。中医称为“卫气不固、营卫不和”,一般喝一些生姜红糖水,盖上被子睡一觉,发汗就能痊愈。

?疠气,就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邪气,春季万物活跃,这些邪气也不例外,最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
在古代,这些病被称为“瘟疫”。对于疠气,要按时作息、保证睡眠、饮食清淡、居室通风、坚持锻炼,
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饮食与情志,春季脾胃由于受到亢盛肝气的制约,再加上饮食不节、不洁引发脾胃疾病;同时春天应该让“志”生,
不要过怒、过思,伤及肝脾。

?春季过敏原甚多,如花粉、柳絮等,要注意躲避过敏原,以免引起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皮肤病等。

?初春寒流袭来,此时平素有心脏病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否则容易发生突然性的心绞痛、心肌梗塞。春季阳气生发,
肝气旺盛,必须注意多方面调节,否则会引发高血压、中风等。

春季养生温馨物语——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

适宜:?饮食方面应多吃山药、莴笋、韭菜、葱蒜、豌豆、荠菜、菠菜、芹菜、香椿、马齿笕、马兰头、油菜、樱桃等,
遵守温补阳气、清解郁热、补充津液、护肝养脾的守则。

     ?情志方面要制怒、少思,学会运用疏导法,把积聚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发泄出去,尽快恢复心理平衡。

     ?生活方面,可以夜卧早起,每天保证6-8个小时的睡眠,适当睡“子午觉”,经常呼吸新鲜空气,平时适当增加运动,
选择轻柔舒缓的活动项目,例如体操、慢跑、太极拳,亦要多梳头,所谓“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

禁忌:?少吃肥甘厚味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冷饮更应减少,禁止暴饮暴食、不规律饮食。

     ?不宜过早穿单鞋,俗话说,病从脚下起。很早就开始穿单鞋,对身体非常不好。脚和小腿是人体三阴经和三阳经的总汇,
小腿内侧为肝、脾、肾三阴经,外侧为胆、胃、膀胱三阳经,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不宜过早穿单鞋。

百病生于气——点穴顺气化开气郁体质

气郁会导致体内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进而衍生出各种慢性病。内气不顺,邪气淤积致浑身不适、酸痛;春季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火上炎头目,会引起血压升高、头昏目胀;气积到腹,导致脾胃、肠道疾病。

中医认为,这多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作息失常,引起肝气郁结。中医经络调理可重点恢复肝的疏泄功能,中经堂点穴顺气技法通过“开、推、走、震、拿”各种手法不断变化,整体疏通全身血脉,使气机出入有门,再施手法疏通气结,使得体内郁结的肝气得到疏散。调理一段时间后,可感到一股气经胸部往上走,胸闷的感觉明显减少,这表明肝的疏泄功能已经开始得到恢复。

专家解读,坐汤熏浴净化人体,活化气血

胡吃海塞,浓油酱醋、高糖高热量的摄取;加上平时的久坐不动,会改变脾胃、肝胆的内环境,导致胃经、肝经、胆经的堵塞,引发高血脂、高血糖、脾胃不适等多种疾病。

经络不通、脏腑功能衰弱成为春季多种疾病高发的共同性,中经堂利用中药的性味归经,通过外用内服亦可调整经络、脏腑气血。中医讲,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外用之中脉洗髓,原始清宫秘方,经中经堂改良开发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段,通过坐汤熏浴的方式,使超细微化的药蒸汽通过会阴沿着人体任督直达人体头顶,排出经络脏腑中的毒素,解决春季常见疾病。

因为中经堂坚信,

你的每一次努力,你的每一次体验,都是对中医经络的认可,也是对中经堂的支持,更多对中医经络产业的帮组!

经络调理   健康自愈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合作中心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养生中心              上海市治未病发展研究中心

-----------------------------------------------------------------------------------------------------------


Powered by emlog 沪ICP备081154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