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如何治疗,中经堂中医调理高血脂症
作者:yangxiying 发布于:2011-11-17 15:04 Thursday
血脂主要是由胆固醇构成,是血液中脂质的总称,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固醇类激素等。胆固醇是体内的脂肪之一,正常时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可以合成维生素D、激素等,可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脂蛋白(LDL)过高和血清高密脂蛋白(HDL)过低的一种全身脂代谢异常。
高血脂对身体的损害是不明显的、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早期多数人没有症状,这也是很多人不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重要原因。高血脂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出现器官缺血的严重后果。
根据病因在临床上可将高血脂分类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后者由其它疾病引起,发病率较低。原发性高血脂可能与有关基因、脂蛋白及其受体或酶类异常有关。然而,高血脂还与许多其它的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有关。
肝胆湿热型高血脂症
【症状表现】
患者平素性情抑郁,情绪不宁,善叹息,伴胸闷,少腹或胁肋胀痛,脘痞嗳气,泛酸苦水,妇女可见月经不调,经前乳胀、腹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等症。
由于长期嗜食甘肥厚味之品,积蕴湿热,或加之外感湿热,导致肝胆湿热蕴结,气失疏泄,络脉失和,湿热阻于肝络而成脂肪肝。中医调理讲求疏肝利胆、清化湿热为主。调理此类患者,除了点穴疏通全身经络,必须重点在肝胆经络施以群罐包围疗法,达清热排浊之功,泻其肝胆及大肠湿热,使其排便通畅,再配合药浴、熏蒸,增强皮肤通透性,促进透皮排浊功能,一两个疗程之后蕴积于经络和血管的毒素脂肪排干净,则高血脂自然消除。
脾虚痰阻型高血脂症
【症状表现】
平时经常头晕胀痛,胸脘痞闷,甚则呕恶痰涎,身沉肢重,乏力倦怠。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
由于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以及某些疾病因素,使脾虚失于运化,湿浊结聚成痰。中医调理当以健脾祛痰化湿为主。循经通络重点做下肢疏通肝经、脾经,重点艾灸腰腹部和脾俞、天枢、命门、关元等穴培补元气,以强健脾胃后天之本。配合点穴、刮痧、熏蒸等法,祛除湿浊,疏通肝络。一段时间调理以后,则头晕胸闷症状消失,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
气虚血瘀型高血脂症
【症状表现】
头晕目眩,肢体无力,面色苍白,厌恶油腻,纳差呕吐,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淡苔白,脉细涩。
【调理绝技】群罐排毒+培元艾灸
气虚推动无力,血瘀淤阻经络。中经堂群罐排毒调理,在操作技法上特别注重大面积多罐同拔,疏通肌肤腠理,实现深层活血化瘀,对于手少阴心经和足厥阴肝经气滞不畅,淤血疼痛等定位准确,行气活血效力非常强。配合采用培元艾灸可壮命门之火,借助艾热有效地作用于气海、太溪穴等,药物借助热力沿着心肝二脉上行,邪气由里而外经穴位排出,经络疏通,瘀血自散。
相关链接:http://www.chongjingtang.com/shang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