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腹泻、恶心、胃寒的中医调理

作者:经络通 发布于:2013-5-21 15:31 Tuesday

  腹胀、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诸如此类这么多的问题,其实都是胃胀引起。中医认为,胃胀属于胀病。针对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合作中心中经堂推出的针对性中医经络调理方法对于改善胃胀的毛病疗效十分显著。

点击查看原图

  口述:今天又吃撑了,刚睡下就觉得肚胀,肚子难受,去厕所没有便意,偶尔肋间会有疼痛的感觉。

  关键词:胃胀、肋间疼

  中经堂专家辩证:气滞引起胃胀不适

  日常生活作息不正常、压力过大;饮食没有节制,饥饱失常,日久损伤胃腑。  或是情志不节,忧思恼怒致气结于胃。主要表现为胃脘胀满,痛引两胁,嗳气频繁,噫气或失气后疼痛稍减,舌苔薄白。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气滞不舒,肝气会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疼痛;气病多游走,胁为肝之分野,故痛引两胁;胃气上逆故嗳气频繁,噫气失气后,气逆暂缓,故疼痛亦稍减,为肝郁之象。采用循经通络点穴顺气结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调理时选择肝俞、脾俞、胃俞、中脘、梁门、章门、手三里、足三里。可重用循经通络行气法,捏拿背肌理气法与推揉腹部和中法,有效解决胃胀问题。

  口述:无肉不欢,每餐一定要吃肉,但现在经常便秘、大便很干,脾气也越来越坏,很能喝水可还是觉得口干。

  关键词:便秘、口干

  中经堂专家辩证:胃阴不足型胃胀

  这类人平时饮食就不卫生,而且喜好油腻食物,不大爱喝水、不爱吃吃蔬菜、水果,导致饮水量太少或纤维素食物进量太少造成便秘,增加了继发结肠癌的可能性。还可能定时定量,造成肠道过于饥饿或过于饱食,导致肠道动作异常,长期可以使胃肠负担过重。

  中医认为这是典型的胃阴不足,胃络失养引起的胃胀、口干;因为阴虚生内热,故心烦嘈杂,口干欲饮,大便干燥。可采用透背熏蒸点穴顺气结合的方式来养阴益胃。首先点穴于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中脘,可重用“开、推、走、震、拿”手法,整体疏通全身血脉,让气机出入有门,调理重点在于“点散”瘀结的气血,补充胃部阳气。继而配合透背熏蒸,借助于背部全息,将药力洒陈六腑,由表及里的清理人体山中下三焦毒素,全面滋养胃部,是解决胃阴不足引发违章的有效之法。

  胃胀,主要是因为多种原因导致气机升降出现问题。自然,中医经络的所有技法都是重在调气,疏通肝胆和脾胃之气。中经堂的系列绝技对于此类症状有着独特而显著的效果。

点击查看原图

  口述:总喜欢吃热乎乎的,平时老觉得胃里有股寒气,一阵阵冷风吹的难受,稍微多吃一点,就无法消化,积食严重,还总觉得没什么力气。

  关键词:胃寒、四肢乏力

  中经堂专家辩证:脾胃虚寒型胃胀不适

  生活中时常有风、寒、湿等邪气邪侵袭人体,壅遏胃气,困扰胃腑。引起脾胃虚弱,寒气凝滞,故胃胀隐隐;同时导致中阳不运,水饮停聚,所以会喜暖喜按;脾阳虚故四肢欠温,神疲乏力,舌淡、脉细缓无力。

  中医认为,可以选择培元艾灸与周天药浴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排除脾胃里的寒湿,另一方面可以温脾健胃。艾灸时选穴肝俞、脾俞、三焦俞、梁门、中脘、章门、手三里、足三里,采用温灸法与回旋灸交替在胃腹部的位置行灸。痛发之时,还可拿搓胃俞,双拇指同按梁门,以温中止痛,痛止后,可按基本手法施术。同时,泡药浴能温通人体经脉,将引发胃胀的风寒湿邪疏通排出。通脾胃,走表也走里,特别是对于淤积在脾胃的深层寒气,会明显感觉“热力”渗透脏腑以及“寒气”在冒出,数周后排尽风寒湿气,从病根解决问题。

  随着都市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不规范的生活规律让都市人易患上肠胃疾病,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问题不可小觑,更多肠胃疾病的中医调理可咨询中经堂http://www.chongjingtang.com/ 在线专家。

-----------------------------------------------------------------------------------------------------------

标签: 中经堂 恶心 腹泻 腹胀 胃寒


Powered by emlog 沪ICP备081154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