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太极拳是“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通过练有形之身,得无形之气。而这气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内强五脏和六腑”。 我们说到太极拳养生,宽泛的讲,是指人的精气神,但这里尤以“养气”为主。太极拳对人体“气”的滋养,主要是对外气,天地浩然之正气的摄取和内气(先天之气)的调养。以后天浩然之正气和水谷精微之地气,对先天之元气的反哺与充实。 气是什么? 气虽无形,却是有质,这个质,就是一种维持我们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能量。这种能量,使太极拳与天地能量谐波共振,通过共振可增加骨骼的密度与强度。我们称是“气敛入骨,洗髓生精” 中经堂养生太极的渊源 中经堂养生太极,源于道家,是我国最古老的太极养生术,其十三式被称之为太极拳的骨架,各门各派太极也都是因其演化而来。早年只在道家入室弟子间口传心授,秘而不宣。后因其显著的养生效果,逐渐被中医养生界所关注,造福于人类。 为什么要练太极? 太极练的是气,养的是气,得的是气,固守的也是气,因为“气盈”则盛。气足方能遍及全身,达于四肢百骸,濡养机体,有如道家所言“周身龙虎任意行”,使有形之身更加气壮体健。 强心: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太极强调“心静用意”,意识导引作用,使心神安静,意念集中,身体放松,脏腑之间发挥正常功能,从而取得相对平衡。 健脾: 练太极时腹式呼吸,“气势宜鼓荡”,使内脏加强蠕动,好比对肠胃等内脏进行自我按摩,使三焦气机通畅,脾胃升降和顺,新陈代谢加强,中土运化水谷功能键旺。 固肾: 《太极拳论》认为“腰为主宰”,“命意源头在腰隙”。太极以腰为轴来带动四肢和全身运动,“讲究牵动往来气贴背”、“中气贯脊中”;还要悬顶、吊裆、提肛、尾闾正中,以增强了两肾和命门功能,使肾精充实、阳气旺盛。 益脑: 练太极通过心静用意、心神安定,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锻炼作用,加强大脑调节功能。又因肾主骨,骨生髓,髓通大脑,肾气旺,能使髓海充实、思维灵敏、记忆力强等。 练性怡情: 长期练太极,可以陶冶性情,培养沉着从容、温和冷静、耐心细致、做事有恒、意志坚强、乐观进取等优良性格。 养肝: 练太极,情绪安宁,以意行气,内外放松,动作轻柔圆活,如春风杨柳,可使肝气舒和条达,肝体得养,肝血得藏。眼神关注动作,对养肝明目、舒筋活络大有好处。 补肺: 太极要求气沉丹田,从而加强肺主气功能,增加肺活量,有利于肺的肃降。通过吐故纳新,进一步推动气血在全身运行,使身体各部都得到营养与活力。 天气和血: 练拳时要“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气遍周身不滞”,可使全身气机通条无阻,气运血行,血脉自然和顺。经络是气血运行通道。太极以气运身和“运劲似抽丝”的练习方法,通过“立如平准,活似车轮”轴心运动。缠绕往来,畅通经络,调和气血。 太极的养生功效: 对骨骼肌肉——矫正脊柱 对物质代谢——调节胆固醇 对呼吸——拥有“开阔”心胸 对心血管——消除淤血的“良方” 对消化——机械刺激,预防便秘 对中枢——优化大脑“软件系统” 太极对身体的七大改变 一、引气下行,恢复人体“上虚下盛”的健康状态 病症:头晕脑胀,失眠烦躁,血压升高,脾胃虚弱、腰膝酸软、下肢不温,单腿站不稳等 上虚下实是人体理想健康状态,但现代人因生活饮食如熬夜及压力大等,导致肝肾亏虚,虚火上浮,出现“上盛下虚”。太极以“上虚下盛”为练习要求,如下盘始终屈膝,用意不用力等等,在于锻造上虚下盛、周身一如的气态,使人头脑清醒,血压下降,失眠改善,下肢沉稳有力等。 二、强壮内脏,使脏腑年轻化 病症:心慌、气短、乏力、胸闷,脾胃消化吸收差,肝功能低下等 很多人平时稍动气喘、易疲劳乏力等,通过体检指标正常。其实,是脏腑出现功能性衰退。在中医中,属于脏腑气化不足。太极以意行气,表现在深长匀细的呼吸特点,气沉丹田,鼓荡发动,起到按摩脾胃、肾脏等内脏作用。经常联系能使能脏强壮,头脑灵活、精力充沛。 三、正身形,揉筋壮骨 病症:颈肩腰腿疼痛,关节活动不利、颈椎病、腰椎病、骨质增生及驼背、脊柱侧弯等 健康最明显外在表现就是肢体筋骨活动,但现在很多人不能正确运用自己的形体,导致筋骨不适,如颈肩腰腿疼痛,活动不利,甚至颈、腰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驼背等。太极练习以腰为轴,虚灵顶劲、含胸拔背和松腰松垮、中正安舒和内外相合等为练习要点,能使上下内外气血贯通如行云流水,无有滞碍。所以经常练太极的人筋骨都会很有力量,脊柱也不会出现问题。 四、增强代谢能力 症状: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等 如今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如癌症、心脑血管问题都与代谢失常有关。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练习太极下盘始终屈膝,如有站桩之效,配合呼吸可充分激发全身血液,回归心肺进行血氧交换,使内脏供血大大增加,显著增强机体代谢,血糖、血脂得降,体内毒素垃圾可排。 五、改善虚弱体质,精力充沛 症状:经常感冒,生病,乏力气短,精力不足,腰酸腰痛,抵抗力差等 现代人生活往往伴随着熬夜、喝酒、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房事无度等,导致身体过早衰退,这都是损伤人体元气的表现。而太极练习要求气沉丹田,和长久练习丹田内转,长期修炼能培养元气,补充肾气,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头脑灵活。 六、缓解焦躁抑郁,内心平和 症状:焦虑、抑郁、烦躁不安、精神紧张、神经衰弱等 现在压力与节奏加快,无形中给人生理和心理造成隐藏压力。太极称为“精神体操”,讲究松静自然,思想高度集中,排除杂念,心理平静,强调用意,以一念代万念,对心脑有很好的调节作用,长期联系能有序和谐的调节好健康的心理状态,心情舒畅,内心平和。 七、延年益寿,陶冶情操 老子云:道法自然。以水之柔为准衡,太极舍己为人、以柔克刚,便渊源于此。这种行拳方式能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人追求外在功名利禄,诱发对生命无尽贪念,最终失去自身平衡。太极拳架如行云流水,修炼如水的心性,顺势而行,不与万物争高低,就是塑造像水的良好品性,铸造生命的健康与长寿。 中经堂太极与一般太极的区别 注重身法 太极名为拳,实际上是一很深的身法工艺,身体“虚领顶颈、立身中正、含胸拔背…”,其养生的初级阶段就是身形的调整,让人体脊柱生理曲度恢复正常。 说白点,就是打开人体颈肩腰腿这几个大关窍,身体里浊气快速排出,天地之清气迅速升起。也就是让人体气血充盛,使腰腿有利的过程。而很多人动作不标准,不柔和舒缓,其实就是因为身体颈肩腰腿的关窍气血运行缓慢,关窍周围的韧带、经络、肌肉因长时间没有足够气血濡养而瘀堵或有结节、僵硬等。太极动作的柔和舒缓程度,就是身体排出毒素、浊气的过程。 重视松和呼吸 养生太极,源于武当。“松”是其灵魂,是行拳基础。肢体松了,就能节节贯通,行如流水,经络通畅,元气充盈;反之,肢体不松,则气血不畅,动作僵硬。 从字眼看,松松似乎不难理解,当打坐或站桩时也许不难,但在太极行宫走架时,仍保持放松状态,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国际著名营养专家浩塞尔在他的《松弛的艺术》书中说:“除非你能够松弛,所有全世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都不能帮助你。”对习练者而言,不懂放松就是不懂太极,没有充分放松就练不成真正的太极。 俗话说:太极“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无论练套路,还是练推手,都要练气,使呼吸始终自然通顺。正所谓“气遍身躯不少滞”,《太极十三势行心解》曰:“能呼吸然后能灵活” 对于太极本身,动作变化复杂,每招每势都不同。若不练气,调节呼吸,往往会出现呼吸急促,胸闷气急、身体僵硬、肌肉紧张等现象;对于人体而言,气使生命之本。不练气,只手动足动,人体气就没有来源,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锻炼,易身心疲惫,养生效果也大打折扣。 养生效果快 太极养生,养气为本。相比一般太极,中经堂太极养生功养气效果非常强,几遍练习之后,丹田、腰部就慢慢发热,如“内有海水波浪翻”。而练习其他派系的太极,通常需要好多遍才有。这在于太极养生功,练拳前只要求学员体会体“松”心“静”,没有一般太极要求“虚领顶颈”,沉肩坠肘等等那些规矩,而当身体“体松心静”的时候,那些正确的规矩自然而然会形成。 一旦练拳时在强调这些规矩,学员心理就会有负担,容易造成心静不下来,形体动作就会僵硬,气血就不顺,就会影响到气感,甚至没有气感,养气效果自然慢。 简单易学 众所周知,一般太极动作复杂,招式繁多,动作起伏幅度大,不便于掌握要领,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很难记住动作,甚至还容易伤及身体. 中经堂太极养生功,源于道家武当,针对初学者简化动作为十三式,不仅易于掌握动作,熟悉套路,学习起来轻松自如,而且道家太极重在养生,自古以来太极拳也以道家太极十三式为骨架,为太极精髓,各门各派太极都是因其演化所生. 中经堂太极养生功,相比一般虽少招式,但不删其髓,从而有力保证了太极的养生功效. 中经堂太极养生功的特色之处 个性化太极 每个人身体条件都不一样,所以行拳标准不能千篇一律,练习太极需要名师口传心授,才能练出适合自己的动作特点.聆听了名师的教诲讲解后,还得在名师指导下,身感体会. 太极养生功法,所有指导老师,均有十几年到几十年的练拳经历,具有独特锻炼、学习的方法,犹如一幅验方、良方。在学习中通过现场教学、指导,形练心悟,练出适宜自己的养生太极。 重视基本功 内家太极讲究循序渐进,其基础功法最为重要,《拳谚》有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太极养生功,特别重视对基础功的练习,不仅为练拳助基,而且基本功动作可以在平时单独联系,避免了练太极套路的繁琐和时间限制,简便,实效。如独特桩功,在家或上班空闲时,在原地就可以练习,可以利血脉、清血脂,祛湿排痰、消脂减肥,益肾强肝、培元固本等。 2天集中学习,3个月门店巩固学习 太极博大精深,并非一日或几日就能学会,要知拳理、明拳论、熟功法,是长期学习的过程。中经堂太极养生功法班,包括两天集中学习,和三个月门店巩固学习。通过现场学习指导、经验交流和太极养生文化的研习,使拳理指导功法,功法养生悟道,帮助我们熟练太极功法,熟知太极文化,领略太极所蕴藏的技艺魅力和思想韵味! 中经堂全国专家咨询电话:4009202919 (责任编辑:ZJTadministra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