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好的中医通常也是一个不错的厨子。
中医将人的体质大体分为九类。其实,只要我们知道对应的是什么体质,在厨房里就可以解决这些不舒服,更能防止小毛病变成实质性疾病!
老中医亲授不同体质的食疗方法
中医有九大体质,除去相对健康的平和体质外,还有另外八种处于所谓亚健康状态的体质类型。体质不同,人体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1、气郁体质
【特征表现】常闷闷不乐、情绪低沉,或情绪激动、急躁易怒,常觉害怕或易受惊吓,常有乳房及两胁胀痛、胸闷感,一般多失眠。郁结在心的人很多气色都不佳,脸颊易长痘和痤疮。
【建议】这种人最重要的是调整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来使气机顺畅。
另外,这种情况不仅要疏肝解郁,还要健脾和胃。中医认为木郁土虚,气郁损伤的主要是肝脾两脏,吃一些疏肝健脾的的食材,如玫瑰花、黄花菜等。
玫瑰花茶沁入心肺脾,药性平和,有柔肝疏肝,行气活血,醒脾悦胃之功效。对伴有痛经的女性不妨常喝玫瑰花茶。长期饮用,还能美容养颜。
睡眠不好的,可以黄花菜加瘦肉煲汤,味道鲜美,每天晚上喝一碗,还有健胃、安神的效果。
玫瑰花
甘,归肝、脾经。行气解郁,和血,止痛
2、痰湿体质
【特征表现】容易发胖,平日里“光彩照人”,脑门油亮,易出汗且多黏腻,身懒乏力,嗜睡等。
【建议】痰湿体质最需要的是防油腻,少吃甜腻食品,平时可以在家适当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材,如白扁豆、赤小豆、山药、茯苓等。
如果自家种有白扁豆,可以在扁豆花开时,取未完全开放的扁豆花晒干也可以。将扁豆花、陈皮和茯苓一起煮水,健脾化痰,代茶饮用。
白扁豆花
性平,味甘淡
健脾和胃,消暑化湿。
3、湿热体质
【特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臭或口苦,身重困倦,大便黏腻不爽,排不干净,易长痔疮,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
【建议】这种体质的人忌辛辣食物或烧烤等,饮食要清淡,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薏苡仁、苦瓜、冬瓜、黄瓜、莲藕、荸荠等。
湿热重的人,可以将薏苡仁,配合杏仁、白蔻仁煮粥,杏仁开肺气,在上焦;薏苡仁泻下焦湿邪;白蔻仁辛温芳香,可以醒脾,入中焦;这样一来,三焦的水道畅通了,湿热之邪就能畅通而去。这个粥也是祛湿热名方“三仁汤”的重要成分。
白蔻仁
一种常用的香料
辛温芳香,
理气宽中,燥寒湿
4、血瘀体质
【特征表现】皮肤较粗糙、晦黯,容易长色斑,舌质紫黯,眼睛经常有红丝,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女性多表现为痛经。
【建议】这种体质的人多吃一些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桃仁、黑大豆、山楂等。
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上说,山楂若以甘药佐之,化淤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红糖甘甜、温润,活血补血,山楂红糖水便是上上之选。另外,在中医理论中,久淤必虚,山楂红糖水,还能改善久淤后的亏虚体质。
山楂
酸甘,微温。
行气散瘀,
消食健胃。
5、阳虚体质
【特征表现】怕冷,手脚冰凉,衣服比别人穿得多,特别是胃、胳膊和膝盖处容易感到凉飕飕的,夏天不喜欢吹空调,性格多沉静、内向。
【建议】这种体质需要一些温热的食材,如姜、枣、肉桂等。
阳虚的人容易感冒,姜的解表散寒功能太强大了。半个姜,些许葱白,六个大枣,一碗姜枣茶下去,感冒顷刻间溜之大吉了。注意,此时的姜要去皮,因为皮主收敛,治疗感冒用的是姜的生发之性。
姜枣茶,不仅补体内阳气之虚以温中,又能助阳气发散以排寒。有些人睡一夜,早上醒来脚还是冰凉的,喝了以后,晚上感觉手脚暖和多了。
姜枣茶
温中散寒,
健脾开胃,
祛湿、止呕
6、阴虚体质
【特征表现】形体偏瘦,经常口干、皮肤干、眼干、大便干,手足心热,总觉得缺水,易失眠
【建议】在中医看来,补阴不外乎有几种办法,如滋阴,如阳极致阴,再如酸甘化阴。滋阴经常需要用到清凉药,除了夏天之外,不宜用清凉药,毕竟阳气多重要,清凉多了,阳气就少了。
这种体质的人平时用一到两枚乌梅(酸味)加上一小勺红糖或几片甘草(甘味)泡水喝,一天下来,就算出了很多汗,也不会觉得太口渴。除了酸甘化阴之外,红糖还能补血。
乌梅
味酸、涩,性平
敛肺,涩肠,
生津,安蛔。
7、气虚体质
【特征表现】经常疲乏、气短、老爱出汗、说话声音低,不爱运动。很多小孩反复感冒,被称作复感儿,这和气虚体质也有关。
【建议】中医认为虚则补之,平常饮食中加一些如粳米、山药、鸡肉、党参等补气的食材。
特别是党参,性平、味甘,有益气、生津、养血的功效,经常用党参泡水喝,既补气又养血。古人概括它为:健脾运而不燥,润肺而不反寒凉。像名医张仲景的方里很多方子都用党参茶。
党参
味甘,性平
补中益气、
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8、特禀体质
【特征表现】即使不感冒也会出现感冒的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和鼻塞等,对很多东西过敏,如药物、花粉、食物、气味和季节等。皮肤很容易起荨麻疹,皮肤一抓就红,而且会出现抓痕。
【建议】一般而言,首先避免接触致敏物质,饮食宜清淡,不宜生冷、辛辣、肥甘油腻及各种“发物”,如酒、蟹、辣椒、韭菜等。
中医认为这种体质的人多与肺气虚有关,食疗以益气固表为主,平时多食用黄芪(泡水)、党参(泡水)等增强肺卫功能,调体质。
而天生过敏多与肾气不足有关,食疗以补脾益肾为主,饮食多食用山药、茯苓、肉桂等。
黄芪
性甘,微温
补气、止汗、利尿消肿、排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