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妇科病
许多人对妇科疾病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对身体的保健,加之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等,使生理健康每况愈下,导致一些女性疾病缠身,妇科病反复发作、经久难愈,给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中医如何防治妇科病?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合作中心中经堂中医专家指出女性的健康与腹部的胞宫关系密切。腹部有九条经脉经过,是经脉人体上下行的主要交通要道,一但腹部形成各痰热结节,脂肪肿瘤,就会堵塞经脉。严重影响到上下行的九条经脉正常运行,造成了经脉运行问题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腹部先天就是阴经聚合的地方,稍不注意,腹部很快就成为脂肪、痰湿瘀热毒凝聚的地方。腹部首先肥胖起来,并形成脂肪瘤、痰湿结节,条索状硬块,压迫到膀胱使小便不通或不畅,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寒瘀或湿热之邪结与肠道易便秘,造成毒素的二次吸收,出现长斑、皮肤粗糙、口臭等诸多问题;结于胞宫则造成月经紊乱、痛经等功能性的变化,还有囊肿、肌瘤、增生等器质性的病变。
保持小便、大便、月经三路通畅,调理胞宫三脉,妇科问题迎刃而解
冲任督均起于小腹之内胞宫之下,形成“一源三岐”的人体生命点。任脉有统化全身各阴经,主管五脏的作用。督脉有总督全身各阳经,主管六腑的作用。冲脉有总领全身气血的作用,在任督的共同调节下,通过经络调理全身五脏六腑。
通过腹背部的推拿、配合周天药浴,首先针对人体大便、小便及月经等下三路中长久积聚的湿热浊气,腐败的恶毒浊气进行清理,使下三路通畅,恢复其功能。一方面通过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使下三路湿毒不能盘踞在生殖泌尿、胞宫系统,解决泌尿感染、宫颈炎、阴道炎等妇科炎症、白带异常等。
胞宫身居腹部深处,外力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依据“一源三岐”的理论基础,针对性的调理督脉、任脉、冲脉,由表到本,将胞宫内瘀滞的湿热、寒瘀等病邪引导排泄出来,再通过大便、小便、月经等通畅的下三路排出体外,才是解决妇科疾病反复发作、经久难愈的有效方法。